<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顶部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 索引号:

          610728000-/2020027213
        • 发布日期:

          2014年02月12日 08:47
        • 来源:

        • 发文机构:

          政府办
        • 内容概述:

        ——2014年2月10日在365皇冠体育网址_bet28365365备用_48365365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365皇冠体育网址_bet28365365备用_48365365县长   叶稳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的风险挑战,县人民政府和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8.14亿元,增长13.2%。财政收入1706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698万元,增长20%。财政支出14.97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1483元和6263元,分别增长12.5%和14.5%。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被科技部授予科技进步考核合格县,先后获得全省人口计生、移民搬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市招商引资、城镇建设、扶贫开发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全省第二期整村推进和产业扶贫以及供销工作现场会在我县举行。
          项目工作开创新局面。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建立健全动态项目库为基础,科学谋划项目;以部门协作、县镇联动为保障,全力争取项目;以健全机制、强化责任为抓手,加快建设项目。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4亿元,增长31.2%。建立项目总库1个、分库41个,筛选入库项目555个,总投资886亿元。通过发改口争取中省项目171个,到位资金2.01亿元,较上年净增3900万元。出台《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实施招商引资项目 32 个,引资到位12亿元。出台《项目工作考核暂行办法》,落实重点项目八项推进机制,42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8亿元,占年计划的108%。
          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粮油总产达到8.6万吨和1.05万吨。新建和改建茶园1.78万亩,生产茶叶2400吨。新增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300户,生猪饲养量达到78万头。新增魔芋种植面积1.48万亩,开挖4万亩,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52元。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增长43%。发展私营企业66户,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户。始终把煤炭产业作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有效应对煤炭价格下跌、涉煤信访矛盾带来的问题,全力稳产促销保市场,狠抓煤炭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出台《煤炭计量管理办法》,防止税费流失,全年生产原煤186万吨,上缴税费9590万元,分别增长10%和11%;县煤矿60万吨技改项目完成投资9680万元。巴山金属锰锭生产线全面建成,平安硫铁矿精选项目竣工投产,泽丰公司取得了板石自营出口许可权。“一企一策”力促绿色产业园区企业投产运行,园区发展活力持续提升,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油气勘探风险钻井方案通过中石化专家组评审,能源化工园规划正待省发改委评审。积极推进商标兴县和质量兴县战略,注册了“镇巴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兴公司“见眼香”牌核桃仁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4亿元,增长14.8%。启动了县城商贸中心和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新建镇超工程2个,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9户。苗族风情谷二期建设稳步推进,签订了渔渡生态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协议。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40.39亿元和14.79亿元,分别增长14.2%和23.6%。方鑫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运营,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6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拟建方案已上报省政府研究,210国道拴马岭隧道正式贯通,完成了镇通路全线改造,大回路、两松路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硬化通村水泥路65.4公里。抢抓县城供水管网改造机遇,统筹推进弱电网线地埋和天然气管道建设,有效避免了重复开挖,净化了城市空间。治理水土流失95平方公里,新修加固河堤10.4公里,绿化造林2.95万亩,楮河上游治沟造地项目开工建设。复垦整理土地1.05万亩,积极推进补充耕地、建设用地指标转让,向汉中兴元新区有偿转让建设用地指标4000亩,增加财政收益 1500万元。实施低压电网改造项目36个,惠及24个村3.5万人,盐场35KV输变电站建成投用,解决了5户煤矿的双回路供电问题。
          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完成了县城第三轮总规修编,“一中心四组团”的城市规划布局基本形成。组建了城市规划委员会,构建起科学规范的县域规划决策机制。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0个,完成投资3.12亿元。建成了县域规划展示馆,修建供排水管网21公里,沿山路北段和罗黑大桥改造、河东走廊续建以及黑虎梁山体亮化工程全面竣工,北新街改造加快推进,文化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抢抓陕南移民搬迁机遇,狠抓集镇规划、建设和管理,集镇面貌日新月异,兴隆镇被确定为市级重点镇,率先启动了杨家河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镇建设。扎实推进“三城联创”,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正待国家住建部评审命名,省级文明县城即将接受省上验收,县城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实施移民搬迁1790户,集中安置率达到90%。新建保障性住房235套,创新推进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运行管理,受到省政府、国务院充分肯定,省住建厅已将此项经验固定为政策在全省推广。以整村推进为突破,产业扶贫为支撑,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9万,促进1.8万贫困人口脱贫。新建农村饮水工程50处,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问题;永乐镇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彻底解决该镇5000余名群众长年靠天吃水的难题。投资850万元,新建和改建镇中心幼儿园12所,有效缓解了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
          社会事业得到新发展。“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25万名学生,高考本科上线1339人,上线率达到82.1%。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8%。新增就业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转移农村劳动力6.42万人,创经济收入8.62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4.09万人,参保率100%,全年为4.1万人发放养老金3320万元。城乡低保、困难救助、五保供养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举办“月月喜相逢”5场,实施“户户通”2万余套,发行了镇巴民歌DVD光碟,全国文化先进县通过省上复验。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4‰。组织参加了“市五运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县城体育运动中心建成投用,改造了老体育场,成功举办“县八运会”。实施耕地保护47.09万亩,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县镇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建成了食品检测中心和信息监管平台,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通过市上验收。安全监管、信访维稳和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控制性指标和信访维稳“一控双降”目标顺利完成,建成规范化警务室12个、集镇视频监控系统6个,购置了山地消防应急救援车。统计、科技、物价、粮食、档案、民族、宗教、盐务、人防、外侨、老龄、红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政府效能有了新提升。严守政府工作规则,坚持政府党组集体学习和县长碰头会制度,制定出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政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6件,其中A类42件、B类41件、C类3件,办结政协委员提案60件,办结率100%。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提前办结行政审批事项31624件,县政府门户网站办理回复“县长信箱”来信176件,为民服务能力和成效进一步提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精简文山会海,规范公务接待,清理办公用房,整治机关庸懒散奢,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收支情况以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政府勤政廉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驻镇单位做出新贡献。县地税局完成地税收入1.43亿元,增长17.7%。国税局克服主体税源大幅下降等困难,完成国税收入6913万元。信用联社全年为13户企业、2100户农户发放贷款7.88亿元,被央行授予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先进单位。农业银行为6户企业、540户农户发放贷款1.3亿元。电力局全力解决农村和企业“用电难”问题,完成电力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移动公司新建基站21个,全县网络覆盖率达到99%。电信公司新建基站21个,联通公司新建3G基站23个,网络公司新建光缆线路170公里,气象局新建镇级气象站21个。保险、邮政、烟草、养老经办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部、管理段、路政大队、石油公司等省市驻镇单位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超出预期,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必须把握大势,科学谋划。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十分注重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谋划,从2012年10月起,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把吃透县情与谋发展、贯彻政策与抓落实、为民服务与见实效有机结合起来,使政府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是必须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我们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民生改善、安全信访六大抓手,坚持抓关键、活全局,抓重点、带一般,抓根本、求突破,确保政府工作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协调运转,环环紧扣。三是必须夯实责任,创新机制。责任心胜于能力。我们按照目标、任务、时间、要求、考核“五到位”的思路,及时分解落实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形成了“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工作格局。以抓落实为重点,出台十余项管理制度,大幅提升了政府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水平。四是必须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我们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古训,以建设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工作团队为目标,坚持抓学习、强素质,抓作风、提效能,全面推动了政府工作提速增效。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以及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鼎力支持,更是全县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信任、关注和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广大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全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各方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压力大;二是基础设施对加快发展的承载力不足,解决瓶颈制约的手段还需加强;三是骨干税源大幅减收,民生支出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四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投运,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实施,发展的生态环境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大;五是少数干部责任心、使命感缺失,“四风”治理依然艰巨,执行力和落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无法回避的难点,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过硬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冲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根据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扣富民强县一个主题,抢抓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省发改委“两联一包”两个机遇,发挥县域生态、资源、文化三大优势,实施生态立县、项目带动、工业强县、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实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民生改善、改革创新五大提升,加快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总收入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引领,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一二三”项目工作总思路,就是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紧紧抓住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省发改委“两联一包”两个机遇,狠抓项目谋划、争取、建设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上台阶。
          精心谋划项目。围绕功能区定位,瞄准中省政策趋向,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项目谋划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动态项目库为抓手,增强项目谋划的针对性,精心策划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尤其是与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项目,千方百计争取更多项目挤进中省盘子,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争取项目。做深做细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210国道县城过境段改线、镇双路改建、能源化工园等21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国家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编报,搞好计划衔接,加强汇报争取,在保证“份饭”不减量的同时,把列入规划的项目往前跑,争取提前下达实施,同时灵通信息,创新举措,全力跑“加餐”,确保全年争取到位的中省项目资金再创新高。
          真情引进项目。为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流向镇巴、落地镇巴、建设镇巴,我们将打破“先筹钱、再干事”的思维定势,形成“想干事、再筹钱”的工作理念,加强项目推介、优化招商环境,全面创造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和团队招商、集中招商、分散招商以及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效规范项目策划、遴选、推介、引进、建设、落地和管理等程序,提高项目引进落地效率,全年引资到位12亿元。
          加快建设项目。坚持领导包抓、观摩点评、挂牌督办、绩效考核等八项推进机制,实施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23.2亿元。全面建成县煤矿60万吨技改、茶产业、魔芋产业、白山羊基地等23个项目,加快建设西北苗族风情谷、县城商贸中心、生猪产业化、物流配送中心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简池煤矿30万吨和袁家坝煤矿21万吨技改、仁村乡煤矿9万吨资源接续、文化中心等10个项目。加大工程建设领域整治力度,统筹解决土地供应、资金短缺、环境准入等制约因素,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建设管理、稽查管理、项目考核“四个办法”,建立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确保项目资金规范透明使用。
          (二)加快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根本,以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为目标,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快市场主体培育,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稳定一产。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紧盯茶园十万亩、魔芋十万亩、生猪一百万头的“三个一”目标,用工业化理念、市场化方式谋划农业产业发展。茶叶按照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加工能力、提高品质效益的思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整合项目建设资金,狠抓茶园基地建设,提高茶叶加工水平,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打响镇巴茶叶品牌。全年新建茶园8000亩,实现茶叶总产2650吨。生猪按照“一区三带,万户支撑”的产业布局,坚持实行“规模养殖为引领、适度规模养殖为支柱、千家万户为支撑、良种繁育及疫病防控为保障”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绿色生猪”和“镇巴腊肉”品牌。全年生猪饲养量达到80万头。魔芋采取市场引导、适度帮扶等办法,以示范带动为抓手,以发展专业村、重点户为突破口,通过“订单式”种植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施规范化种植1万亩。抓好白山羊良种繁育场、肉羊育肥场、优良牧草基地建设,培育养羊大户300户;新建核桃经济林1.44万亩。力争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以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
          突破二产。按照“存量求发展,增量求突破”的思路,狠抓煤、锰、石材和园区四个重点,实现工业经济再翻番目标。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增长24%。煤炭产业着力抓技改、扩产能。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支柱产业为目标,紧盯中省煤炭产业政策新要求,凝心聚力推进县煤矿、简池煤矿、袁家坝煤矿、仁村乡煤矿等技改项目建设,持之以恒整治煤炭产业发展环境,毫不松懈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加快打造煤炭产业的“升级版”。锰矿产业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延伸产业链条。石材产业主抓对外销售,促进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同步提升。绿色产业园继续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推进入园企业稳步发展,确保园区工业产值增长30%。建成投产树峰木业公司木门生产线,实现田坝水电站并网发电,全力协调油气勘探尽快下钻。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70户,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
          提升三产。以扩大内需为目标,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作用,突出抓好商贸流通和文化旅游两个重点。做好市场体系,新建集贸市场2个、镇超工程2个、连锁加盟店10个,建成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完成县城商贸中心主体建设,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户。做大消费需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8亿元;积极推动镇巴土特产品上网销售,拓展消费市场,带动农民增收。做实旅游基础,坚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好文化牌、生态牌,打响“民歌之乡、山水镇巴”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渔渡大河口溶洞一期建设,创新启动县城人文生态“一日游”。实施镇巴“农家乐”品牌战略,着力提升乡村旅游开发水平。
          (三)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发展支撑。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举措,突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生态五个重点,抢抓各类机遇,多渠道争取,高标准建设。
          优化交通条件。从2014年起,在全县开展为期两年的“交通提升年”活动,按照“抓大不放小”的思路,再掀交通建设新热潮。加强工作协调和环境保障,促进210国道拴马岭隧道尽快建成通车。加快推进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启动“镇双”三级路及星子山隧道前期工作。完成大回路、两松路改扩建项目续建任务,启动仁村至黎坝23公里三级路和21公里县乡四级路建设。硬化通村水泥路200公里,实施通村水泥路完善工程20公里。
          加快水利建设。新建和续建饮水工程30处,解决城乡1万余人的饮水问题。完成中小河流治理投资4000余万元,综合治理河道10公里。完成“丹治”二期工程投资2000余万元,治理水土流失90平方公里。实施泾洋、杨家河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坡改梯面积3.3平方公里。维修加固泾洋河县城东岸部分河堤,综合整治泾洋河县城南段。
          提升电力通讯。完成43个村的低压电网改造,建成碾子、杨家河供电所,新建黎坝供电所。建设移动4G基站25个、综合机房4个、无线宽带接入点20个、通信地埋管道88孔公里;新建电信4G基站36个,对县城50个居民小区实施光纤到户,对30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实施宽带上网。
          加强生态保护。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开展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抓好天保二期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绿化造林2.2万亩。建成楮河上游治沟造地项目,抓好西片八镇和兴隆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小洋镇白河土地开发市级示范项目建设。加强捞旗河县城供水水源地保护,强化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建成泾洋河出境水质监测点两处,编制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四)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深入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总体部署,紧扣“建城、兴业、社保、管理”四大任务,着力做美县城、做强集镇、做靓村庄、做好社区,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精美规划彰显特色。统筹考虑整体建筑风格、生态绿化体系、民俗文化传承和水体景观打造,合理限定城镇边界,全面抓好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修编,真正让城镇建设大有大的精彩、小有小的精致,通过几年努力,建成一批有特色、聚人气的优美小镇。
          以精品标准推进建设。县城方面,以项目建设为核心、资源整合为支撑,发挥企业主体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突出“三个特色”,狠抓“三个重点”。即就是突出人文特色,建设“两街一路”: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规划建设一条特色老街;结合北新街改造,规划建设土特产品展销一条街;立足拓展县城空间,加快推进210国道县城华家岭至小洋段二级路改线。突出宜居特色,做精“三大片区”:依托县城商贸中心和龙首•融景城开发,配套实施路桥建设、水景打造、建筑整饰等工程,逐步将城南片区建成商业休闲新区;加快推进香榭丽舍二期商住楼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将城北片区打造成园林观光新区;结合县中新教学楼、南城印象开发等项目建设,逐步将城西片区建成宜居文化新区。突出生态特色,做靓“一个景点”:成立推进机构,明确建设方案,落实部门责任,加快推进西北苗族风情谷二期建设,年内实现显着变化。集镇方面,全面推进杨家河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镇建设的同时,启动泾洋、渔渡、兴隆、观音和简池镇示范点建设;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实施集镇畅通、生态、点亮、文体、安居“五大工程”。村庄方面,围绕210国道、镇简路、镇双路沿线村庄,全面推进“清洁乡村”行动,继续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社区方面,新建一批城市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及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社区服务场所,着力提升新型社区的承载能力。
          以精细管理提升质量。把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把农村居民就地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大力推进土地、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为核心的配套改革,抓好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大力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全力争创省级文明县城,积极推动物业管理,营造更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五)全力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宗旨,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
          狠抓三项民生工程。实施移民搬迁1900户,建设集中安置点27个,同步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新建保障性住房379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18户。强化精准扶贫,建立健全贫困家庭信息台账,建设“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示范村23个,实现1.8万人脱贫。
          全力促进创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投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15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50人。紧贴市场需求,整合部门资源,高质量开展劳动技能和创业培训,打造“镇巴劳务”品牌,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全面推进“双高双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新建镇巴中学教学楼,解决高中生“大班额”问题;建成泾洋初中运动场和碾子、赤南初中宿舍楼,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抓好科技普及推广、创新和成果应用。
          抓好卫生计生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和观音镇标准化卫生院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积极适应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30元,全面推行大病商业保险,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新建农村养老幸福院10个和碾子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100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坚持分类施保,提高城镇“三无人员”、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等九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县镇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县城文化中心建设,改造锦源广场,创新开展“月月喜相逢”,搭建公共文化活动平台。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创作文化精品,组团参加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使优秀文化产品更多惠及群众、加快走向市场。
          (六)强化社会治理,构建和谐镇巴。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趋势,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形成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管理、敢于管理,善于负责、负好责任的良好局面,真正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强化农村社会管理。以优先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方向,以解决农村“三留守”、空心村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等为重点,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推行民间疑难纠纷联调机制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深化农村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全民安全生产基本素质,狠抓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总量,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群众平安生活。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和气象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镇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建设,发挥好食品检测中心和信息监管平台的作用,着力构建覆盖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监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力争在全市率先创建成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
          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搞好“六五”普法进村入户,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守法明理,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环境。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坚持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各类信访矛盾纠纷,全力推动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有效解决。
          深化平安镇巴建设。深化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信息收集、研判、预警和网络舆情监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狠抓财税工作,提升保障能力。以公共财政建设为目标,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为重点,坚持依法理财、推进财政金融改革,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壮大财政实力。实行综合治税,坚持逐月分析税收形势,紧盯骨干税源,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完成财政收入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抢抓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等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增加可用财力。
          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资金在优先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重点向民生、“三农”、社会事业发展倾斜。严格执行两个“只减不增”要求,修订完善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支出等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健全内控机制,规范理财行为。制定财政结余结存资金管理办法,健全与预算编制相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动态监督检查机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
          深化财政改革。抓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规范处置行为,提高政府收益。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加强县级部门和镇级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年内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改革。建立完善金融单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重点工作和重点产业,探索抵押新形式,积极扩大贷款规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全年争取投放各类贷款2.5亿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大胆改革的勇气建设创新型政府。自觉站在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改革,努力克服消极抵触情绪、等待观望心态和墨守成规思想,始终坚持用开放的意识、创新的方法、市场的手段推进改革,善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不可为”变成“可为”。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好政府超前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破解项目推进、产业发展、建设用地、资金筹措、人才引进、城乡统筹等难题。大力倡导创新创业风尚,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激励成功、善待挫折,使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
          以追求卓越的意识建设高效型政府。大力倡导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大力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拼搏精神,看准的事情紧盯不放,定下的工作抓紧落实,直面矛盾、善谋善为,攻坚破难、善做善成。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坚决消除推诿扯皮、办事拖拉、中梗阻现象,对必须进行审批的事项,一次性提前告知前置条件,采取“一厅式”服务和并联审批模式加快办理,让基层群众少跑冤枉路,促进审批再提速、流程再简化、服务再优化,加快建设主动谋事、积极作为、高效务实、群众信赖的政府公务员队伍。
          以科学规范的机制建设法治型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政协民主和群众舆论“三项监督”,精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论证协商和技术评估,促进政府决策更加科学规范。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不断扩大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确保依法执法,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以执政为民的责任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带着强烈责任为民服务,带着深厚感情为民办事,对群众反映的合法合理诉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畅通民意收集反馈渠道,充分利用“县长信箱”、网络问政、群众来访等渠道,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做到真情待民、实意帮民、悉心安民、造福于民。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整改“四风”,以实干求实效,以实干促发展。强化督促抓落实,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全程跟踪落实,坚持一抓到底,务求取得实效。
          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建设廉洁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底线,严守法纪红线,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召基层、带动群众、影响社会。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廉政建设要求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树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